揪心!4岁孩子撑伞从26楼跳下,全身多处骨折
5月27日
#小孩学动画片撑伞从26楼跳下#
冲上了微博热搜

近日,湖南吉首
一名4岁男童撑伞
从26楼家中坠落至地面
27日下午,岁孩记者获悉
男童目前正在当地医院治疗
全身多处骨折
但目前生命体征平稳
网传视频显示
一处花坛旁停着一辆急救车
花坛里躺着一名身着红色上衣的撑伞从楼儿童
多人将该儿童抬上担架车

孩子被送上救护车。跳下图源/网传视频截图
据新闻报道,全身事发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西一环附近一小区。多处参与救人的骨折石先生介绍,他是揪心湘西州人民医院医生,与坠楼男童住在同一小区。岁孩
26日下午5时许,撑伞从楼他和家人听到一声巨响,跳下起初以为是全身家里高压锅炸了,“当时我丈母娘刚好路过门前花坛,多处回头一看,骨折有一名小孩从楼上摔了下来。揪心”
“我们赶紧打了120急救电话,又赶快去救人。”石先生说,他出门看到,出事的是一名男童,左上肢断裂,身上还有多处伤痕,当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,“男孩身下压着一把蓝色的装饰伞,身旁一棵橘子树上还留有血渍,树枝也有断裂的痕迹。”从26楼坠下的过程中,这把伞是否起到了缓冲作用?目前不得而知。
男童的邻居称,男童家阳台上没装防盗网,他跳楼过程中碰到了楼旁的树木,最后躺在楼下的绿化带中,“这孩子平常挺乖的,没有爬窗户的习惯。”
27日下午,记者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获悉,男童全身多处骨折,已完成手术,目前在重症监护室中。
有知情人士透露,孩子是学动画片情节,用伞当降落伞。
知情人还称,小孩家里别处都装了防盗网,可能是因为阳台高就没装。小孩妈妈在外省上班,爸爸也经常跑外地,奶奶带着他和姐姐。事发时,奶奶下楼去接姐姐了。
此前发生过多起
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跳楼事件
2016年5月,在河北丰润
一名8岁女童把雨伞当成降落伞跳楼
当场死亡
2017年3月,新疆乌鲁木齐
一名5岁女孩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
背起书包、撑着雨伞从11楼跳下
落到4楼平台摔成重伤
2021年1月,四川成都
一名8岁女童和她6岁的朋友
在家中玩耍时
模仿动画片《熊出没》情节
将跳绳系在水管上
然后拉住跳绳在楼的外墙上攀岩
后女童坠楼身亡
该女童父母认为《熊出没》存在错误引导
女童朋友有推搡动作
都应为女儿死亡承担责任
向法院提起诉讼
法院最终认定
根据责任比例
女童父母承担80%的责任
女童朋友监护人及动画片制作公司
各承担10%的责任
儿童安全无小事
儿童由于自救能力与经验知识不足
往往会发生各种意外
家长要做好有效的
防护和安全教育
来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
↓↓

来源:南方网综合极目新闻、九派新闻、新京报、水母网、湖南消防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(记者 邵萌)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,北京时间11月5日晚间19时19分以及11月6日清晨06时07分,太阳再次耀斑两连暴,最大强度分别为M7.4和M8.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(记者 王诗尧)7岁开始写歌,70岁还在创作……陈小霞的名字早已成为华语乐坛浓墨重彩的一笔,你可能不认得她的脸,但一定听过她的歌。她是上天的宠儿,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学过作曲,却为大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(林波)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吴山明的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9月28日,虚灵之光——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杭州开幕。(主办方供图)9月28日,虚灵之光——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浙
...[详细]
-
本报记者 郭子源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,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?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《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提出,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温州11月7日电(周健 张睿 朱宁)基地扩大到60亩,一年产值约100万元……如今依靠种植糯米山药,浙江温州文成县农民叶珏瑜实现了从转产转业到“身价百万”的转变。而在当地,如同叶珏瑜一样的农民不
...[详细]
-
证券日报记者 吴晓璐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结束,上市公司中期分红也暂告一段落。今年以来,在监管部门引导和支持下,上市公司中期分红队伍持续壮大,分红规模持续提升。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,截至11月5日,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(林波)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吴山明的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9月28日,虚灵之光——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杭州开幕。(主办方供图)9月28日,虚灵之光——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浙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吉隆坡11月4日电 (何童杰)第十二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国际研讨会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亚大学开幕。本次研讨会以“世界变局中的华人:全球网络与在地现实”为主题,来自中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美
...[详细]
-
中新社雅加达11月7日电 题: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?——专访印度尼西亚汉学家、印尼华裔总会文教部负责人韩善美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2025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,也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,在两国关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(记者 王诗尧)7岁开始写歌,70岁还在创作……陈小霞的名字早已成为华语乐坛浓墨重彩的一笔,你可能不认得她的脸,但一定听过她的歌。她是上天的宠儿,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学过作曲,却为大
...[详细]

无声处花开 听障舞者脚尖“听”见世界
莫言:没有原创,AI的进步会大大减少
“古韵稀声——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成果展演”在京举办
以侨立校为侨服务 华侨大学迎建校65周年
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: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?
